填报志愿必须考虑的三大要素
填报志愿必须考虑的三大要素
张桢宁表示,教育部每年都会公布高校本科及专科专业就业率统计数据,建议正在填报专业的高考考生也要参考一下这些统计数据,因为这些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专业的就业前景。
因此张桢宁建议,高考考生在选择专业时,除了要考虑自己的学习成绩、个人能力和兴趣爱好外,还应该认真地把专业选择和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紧密结合在一起,了解不同专业毕业生的职业方向和发展前景,自己青睐的专业的毕业生主要进入哪些行业,这些行业的薪酬情况等;
.
你还喜欢这些
填高考志愿不选热门专业的六大警告
这是因为这些专业已经热门一段时间,有部分大学生已经毕业满足一部分社会需要,而且在自己孩子在读的几年时间里还有学生毕业就业,到你孩子毕业时社会是否还急需这方面人才就不好说了,说不定已经人满为患,不好找工作了。
这样的热门专业仅仅是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出发的,现在并没有足够的社会需要,学生毕业因为没有多少单位需要这样专业人才而无法就业。
前面,我们在学业规划理论的指导下,深入讨论了志愿决策的各主要方面。
这种情况是指,将进档考生按照文理分科类进行大排队,从第一名排到最后一名,然后先安排第一名考生的专业志愿,先看该考生的第一专业志愿,当然第一名肯定能被第一专业志愿录取,然后安排第二名,直到某个名次时,由于对排名靠前的学生的安排,该名次学生所填报的第一专业志愿已经无法录取他了,这时就会看他的第二专业志愿,如果第二志愿没有录满,就可以安排到第二专业去了,如果第二专业志愿也已经录满,再看第三专业志愿,以此类推。
填报高考志愿提前必须了解的录取规则
例如:考生小A和小B报考同一所高校,成绩分别为530分和525分,按“分数优先”的规则录取,则优先对小A所报的专业依次检索,如果符合第一专业录取条件则被第一专业录取;
检索的结果显示,有两个专业空余计划10人,而类似小C情况的考生有20人且都服从专业调剂,那么对于这10个空余计划的分配完全按照分数从高到低录取,因为小C分数为498分,在20人中排名第15名,因此,小C最终因为专业志愿填报不合理被退档。
高考志愿填报须从10方面了解高校专业进入高校能够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是快乐的,步入社会能够学有所用是幸运的,尤其是将来能从事发挥自己特长的职业更是幸福的。
所以,考生和父母在选择专业时,在分数不够重点院校的情况下,报考普通院校的重点专业是明智的选择。
父母和考生明确自己选择志愿的方向后,要做两个方面的专业比较。
而一些专业名称的术语色彩较浓,很多父母和考生不甚了解其含义及将来的就业领域,稀里糊涂地就填报了,等到入校学习后或就业时才明白,那时悔之晚矣。
专业选择符合时代发展和个人兴趣爱好是可以合理结合起来的,无论做出哪种选择,了解专业内涵才是我们选择的依据。
在面对一些较“偏”和“专”的新专业时,同学们应该要重点了解院校师资力量、软硬件条件、实验室配备、行业背景、培养目标等综合因素,这与同学们将来的深造以及就业有密切关系。
综上所述,同学们在选择专业时一定要多渠道收集自己心仪专业的相关信息,最终确定自己的报考方向。
考生十年寒窗,参加高考是为了获得声望较好的工作,有一个美好的前途。
冯老师认为:一、充分利用高校的名校效应来应对就业难,考生在自己实力许可的情况下报考层次较高的院校,根据国家评价和社会评价的标准,高校可以划分为很多层次,层次越高,投入产出的比率越高,这就是国家的投入大,高校发展快,教出的学生理论和实践技能也高,进入就业市场也相对容易。
四、在高考志愿填报前,认真了解各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流向和就业率等情况,要参考具有第三方公正性的就业信息,比较不同大学的同一专业,或者同一大学不同专业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率情况,指导考生填报志愿,尽量避免红黄牌专业的报考,尽可能地报考绿牌发展专业。
高考志愿:九类典型热门专业报考导航
考生在选报志愿时,一定要将自己所报考专业的主要用途、应用领域、课程设置等情况设法了解清楚,从某种意义上说,选择专业是在选择未来的自己。
报考导航:考生在填报志愿前须客观权衡新兴专业。
报考导航:考生填报专业前,要清晰地认识所报大学的院校类别,是以理工为主还是文科见长。
报考导航:考生要立足长远选择专业。
高考志愿填报:挑学校还是选专业
填报志愿时经常面临这个选择:选择一个好学校有可能意味着没有好专业,优先考虑好专业则可能放弃名校。
“专业可以换,学校就不容易了。”一些人认为,重点大学从师资到硬件都具备优势,学生可以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所以,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还是要结合个人的兴趣和特长,不要为了上好大学选择与兴趣特长完全相悖的专业,而把希望寄托在入学后转专业上,至少应该搞清楚所填学校是否能转专业,需要哪些条件。
高考志愿:先选择专业还是先选学校
为了学个好专业掌握热门技能,只能退而求其次选了二流大学,却发现名校文凭才是就业“敲门砖”。
(二)专业优先的弊端:可能会受限制沾不到学校名气的光不少考生后悔当时为了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没敢报名校,进了学校才发现,无论是学校硬件设施还是校园文化,都跟名校相距甚远,学校没有为学生制定一个好的职业规划和发展蓝图,学习氛围也不浓烈,很多考生会随波逐流,一事无成。
填报高考志愿避开五个误区
二、不要硬挤“独木桥”:天津一中高级教师柴福花: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考生填报志愿要充分考虑个人的综合实力、招生学校、专业及毕业后就业情况、家庭经济状况等多方面的因素,不要盲目追求热门学校及专业。
四、充分考虑社会需求:高考志愿指导专家陈元修:填报志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对学校及专业的选择在四年后是与学生就业和未来发展密切相关的。
高考志愿填报:职业规划从专业选择开始
近年来就业形势严峻,许多高考生及其父母在大学专业选择上都希望找到既符合自己兴趣又合乎社会需要的专业。
此外,在对 100个工作年限不超过3年的个人咨询案例统计分析后发现,其中有80%的人或多或少是由于大学专业选择的失误导致职业定位不清或发展瓶颈。
在高考填专业中,盲目跟风的现象占有相当大一部分比例,这几年哪个专业吃香,报考的人数就呈直线增加,不管是父母还是自己的选择,都没有考虑适不适合自己,四年大学读完后的市场前景会怎样?
高考填报志愿如何规避“被调剂”
“服从调剂”可以确保考生只要达到高校最低分数线,即使分数没有达到所有填报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也能顺利进入这所高校;
考生和家长如果更在乎能否就读心仪的高校,把专业放在第二位,专家建议,不妨在平行志愿时填上心仪的高校,最喜欢的当然填第一志愿,(励志一生 )然后适当拉开学校间的梯度,但为了规避退档风险,最好在一批次最后一个志愿填上“服从调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