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母亲主要内容

主要讲了两位母亲在我心中的地位,当“我”失去亲生母亲时的巨大痛苦。
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怀有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并借助日记、散文摘抄的语段,描述了在漫长的留学生涯中,对母亲和祖国的怀念。
然后,作者借助日记、散文摘抄的语段,描述了在漫长的留学生涯中,对母亲和祖国的怀念,将对两位母亲同样的敬意、相同的爱慕表达得酣畅淋漓,这是文章的重点所在。

怀念母亲主要内容

.

你还喜欢这些

热爱母亲,珍惜母爱——读《怀念母亲》有感

热爱母亲,珍惜母爱——读《怀念母亲》有感

醒来再想捉住这梦的时候,梦却早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在季羡林梦里出现的母亲是生身母亲也是祖国母亲。
我记得文中有一段话:他的房东激动地说“今晚我儿子要回来。应该会在最后那趟车赶回来。”我猜季羡林一定会想:母亲在世时也一定这么期待我回家吧?
季羡林感觉自己已经辜负了生身母亲,再不能辜负祖国母亲了,所以他穷尽一生都在努力学习、努力工作。

秋天的怀念主要内容

秋天的怀念主要内容(一)

《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主要是写自从作者的腿瘫痪以后,他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母亲却默默地忍受,不但不责骂他,反而以一颗慈善、宽容的心来关爱他、照顾他。
一个重病缠身的母亲,为了儿子能坚强地生活下去,隐瞒了自己“到了那种地步”的肝癌,无微不至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最后母亲猝然去世,连最后一面“我”也没有见到,只能给“我”留下了无尽的伤痛和怀念…
秋天到了,妹妹推他去公园看菊花,怀念母亲,懂得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怀念母亲读后感500字

怀念母亲读后感500字(一)

怀念母亲读后感500字(二)

读了季老的《怀念母亲》,让我受益匪浅,感受颇深。
在季老的笔下,他描写出失去生母的悲痛欲绝,以及留学他乡时对祖国母亲的深深思念。
读了《怀念母亲》,我更深地感受到母爱有多伟大,我是多么地依赖母亲。
总到失去母亲后,才会愧疚。
虽然,我未尝过思念祖国母亲是什么滋味。
怀念母亲读后感500字(三)

怀念母亲读后感

寒假里我读了一本书名叫《怀念母亲》,这本书记载了季羡林写的许多散文,书又分为两辑:灵性抒怀和生活悟语。
《怀念母亲》作于1998年,是季羡林先生所著《留德十年》中的第十一篇。
在这篇散文中,作者主要写的是他自己对两个母亲的怀念之情。
在时间的推移,当作者身在异国他乡的时候,这是作者心里不仅有着对生母的怀念还有这对祖国母亲的怀念。

怀念母亲读后感400字

怀念母亲读后感400字(一)学习了《怀念母亲》这一篇课文,使我的心深深的被触动了。这篇课文作者季羡林是我国着名学者、国学大师,他曾经有过长达10年的留学生涯,在多年的求学过程中,他远离故乡,远离祖国母亲。对母亲的思念,对故土的眷恋,对祖国的期盼,一直伴随他走过在异国的孤独岁月。这篇文章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文章主要讲了,作者如何想念自己的亲生母亲和祖国母亲。从文章中他摘抄的日记可以看出他强烈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从对房东太太的描述中可以体会到“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这时我不禁想起自己小时候的往事:假期,爸爸妈妈因为工作的原因,而暂时让我住在姑姑家。日子一天天过去了,看到姑姑细心呵

怀念母亲读后感600字

怀念母亲读后感600字(一)

后来去外国留学,他进一步感受到了自己的孤寂与伤感,又一遍遍怀念着自己的祖国母亲,从未断过。
季爷爷六岁时离开了生身母亲,到城里住,这期间匆匆地为奔丧回来了两次,在季爷爷读大二时,母亲就离他而去了,他悲痛欲绝,他从此成了一个失去母爱的孤儿,带着对母亲的怀念与悔恨抱憾终身。
虽然我没有作者这种身在异国他乡的体会,但是我能感受到一个身在异国他乡的人,是怎样的想念祖国母亲。

怀念母亲读后感300字

怀念母亲读后感300字(一)

怀念母亲读后感300字(二)

这位母亲一直从早晨等到太阳下山的时候,这位母亲都还没有绝望,可是,当时,帝位母亲的脸看上去是那么的无耐,那么的沮丧,此时此刻,我突然想起了我自己的妈妈,我想,我的妈妈是否也像这位母亲一样,我放学还没有回家的时候,也在家里等着我回家呢。
怀念母亲读后感300字(三)

学完《怀念母亲》这篇季羡林老先生的课文,让我知道了季老虽然在异国他乡但却不忘记生母和祖国母亲的孝顺母亲和爱国的优秀品质。

怀念母亲的读后感

母亲是崇高的,母亲是伟大的,而祖国母亲又培养了千千万万个花朵。
在哥廷根的时候,他并没有忘记母亲。
怀念母亲的读后感(二)

读完《怀念母亲》这篇文章后,使我热泪盈眶。
母亲您在我们心中是伟大。
怀念母亲的读后感(三)

这篇文章中写了季羡林六岁离开母亲,在他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他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

怀念母亲读后感2000字

怀念母亲读后感2000字(一)

我的祖国母亲,我这是第一次离开她。
现在到国外来了,在我的怀念中就增添了一个祖国母亲。
读了季羡林先生写的《怀念母亲》这篇课文后,我深受感动,感受了作者对故国和对母亲的思念和悔恨。
作者六岁离开母亲去城里读书,以后只回故乡两次。
祖国,是我们共同的母亲。
作者六岁离开生母,在无数个夜晚里想念母亲。

怀念母亲读后感700字

怀念母亲读后感700字(一)

而季羡林伯伯从小就离开了妈妈,没有妈妈的呵护,但是这并影响不到他的学习,反而还让他更加热爱学习更加思念母亲,更加刻苦学习,就是因为他的热爱学习,刻苦学习,让他考上了博士学位,还去了德国留学。
我接着往下读,读到第三段时,我明白了,原来季羡林的母亲去世了,他又身在德国留学,他是第一次离开祖国,所以才会思念祖国母亲。

上帝创造母亲时读后感

五年前的今天,母亲永远离开了我们。
我想起以前看到的小说《上帝创造母亲时》,就把它转到这里。
作者别具匠心地把“母亲”安排成被订的货物,定位为上帝需要完成的创作品。
天使惊叹母亲模型的万能,对上帝这位创造者赞叹有加时,上帝忧郁地回答“我也没有赋予她这么多的功能!” 以这么一句话结尾,既出乎读者的意料,又能给读者留下无限思考空间。

怀念母亲读后感800字

怀念母亲读后感800字(一)

《怀念母亲》这篇课文中,作者对母亲的爱令我久久不能忘怀!
这篇课文以回忆的形式,讲述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亲生母亲和祖国母亲都怀有同样的怀念和不变的情怀,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和对祖国母亲不变得爱意。
《怀念母亲》这篇课文让我受益匪浅,我们应该学习作者,共同怀着一颗孝心和一份火热的爱国情怀。